河西走廊

向阳而生 蓬勃发展——甘肃省油料产业体系创新技术推动河西走廊向日葵产业提质增效

秋日的河西走廊,金色的向日葵花盘如潮涌动,沉甸甸地承载着丰收的希望。这场丰收的背后,是甘肃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的全链条赋能——从良种筛选到栽培技术创新,再到产业链延伸,一套“看得见、学得会、效益清”的科技方案,正让向日葵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“阳光产

甘肃省 河西走廊 向日葵 油料 甘肃省油料 2025-08-30 16:36  1

西夏疆域扩张史:铁骑踏出的丝路帝国 从河西走廊到河套平原的征伐

1036 年冬,凛冽的寒风卷着沙砾,拍打在鸣沙山的岩壁上。李元昊身披厚重的铁甲,站在沙州(敦煌)鸣沙山的最高处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眺望西方无尽的戈壁。他的手中,正握着一颗刚刚送达的头颅 —— 那是甘州回鹘可汗的首级。这颗头颅的到来,意味着党项人控制丝绸之路的最

丝路 河西走廊 西夏 河套平原 西夏疆域 2025-08-03 16:53  1

科技赋能小麦丰产——节水增效新技术助力河西走廊粮食增产增效

初秋时节,河西走廊金色的春小麦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,麦浪层层起伏,奏响了秋日的丰产序曲。连日来,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春小麦喜获丰收,省农业科学院邀请省市相关专家组成测产组,对其负责建设的“春小麦浅埋滴灌匀播密植化控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千亩示范区”进行产量核验,

节水 粮食 河西走廊 小麦 节水增效 2025-08-28 22:08  2

科技赋能小麦丰产 节水增效新技术助力河西走廊粮食增产增效

初秋时节,河西走廊金色的春小麦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,麦浪层层起伏,奏响了秋日的丰产序曲。连日来,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春小麦喜获丰收,省农业科学院邀请省市相关专家组成测产组,对其负责建设的“春小麦浅埋滴灌匀播密植化控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千亩示范区”进行产量核验,

节水 粮食 河西走廊 小麦 丰产节水 2025-08-28 09:42  1

贯通河西走廊千里补给线,汉代冶铁工业有多强?

本书以铁为钥,解锁汉帝国统治的隐秘脉络。聚焦关中核心区,作者林永昌教授通过考古遗存、简牍文书与跨文明对比,重构汉代冶铁工业如何以技术革新与官营垄断,编织出一张贯通都城与边疆的“辐辏网络”。从铁器标准化生产到工匠群体的生存依附,从跨区域物流到市场整合,本书揭示铁

河西走廊 汉代 补给线 冶铁工业 汉代冶铁 2025-08-09 07:26  6

酒泉公安:多维度护航河西走廊 “丝路车潮”

当前,暑期、汛期、假期“三期叠加”,车流、人流、物流高度汇聚,道路交通管理压力骤增。酒泉公安交警部门深化“千里河西大联防”机制,扎实开展“平安之夏·畅游河西”护航行动,聚焦实战演练强应急、严打整治除隐患、宣传教育提意识三大抓手,全方位筑牢河西走廊暑期道路交通安

丝路 河西走廊 酒泉 公安 肃州 2025-06-27 15:18  12

甘肃规划河西走廊遗产保护 构建“一带六市多点”布局

2025年,以石窟寺、长城、古城址、古建筑、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,启动遗产保护和利用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旅游产业布局、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,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“一带贯通、六市联动、多点支撑”的总体布局,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初见成效。到2

甘肃 石窟寺 乌鞘岭 河西走廊 星星峡 2025-06-12 00:08  8

【甘快看】甘肃规划河西走廊遗产保护 构建“一带六市多点”布局

2025年,以石窟寺、长城、古城址、古建筑、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,启动遗产保护和利用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旅游产业布局、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,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“一带贯通、六市联动、多点支撑”的总体布局,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初见成效。到2

甘肃 石窟寺 乌鞘岭 河西走廊 星星峡 2025-06-11 23:52  10

6月10日新闻夜览

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》,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、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、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部署。意见有何亮点?如何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、均衡、普惠、可及

河西走廊 马斯喀特 建筑垃圾 巴加 磁星 2025-06-11 04:24  7